整理者:sera3592
《WCDMA空中接口》相关


问: P58 RLC AM模式下发送数据PDU和控制PDU,控制PDU的RLC编码和物理层编码是怎么样的?
答: 控制PDU对物理层来说是透明的,就是payload,与数据PDU没有什么区别。

问: P69图3.19, 即使4个逻辑信道复用到一个传输信道上,为啥4 个 144bit的RLC PDU变成了1 个148bit的 MAC PDU?
答: 信令是分时传送的。你看第5章中的呼叫流程,有没有同时传几种SRB的情况?相邻都是有顺序的,一次一条,不存在同时发送多条信令的情况。

问: P85说系统消息由CRNC的RRC实体产生通过Iub NBAP消息传给NodeB, NodeB的RRC子层将系统信息转化成系统消息块。书中前文(2.5.3节)描述了若不算HSPA,NodeB的最高层不就是phy实体吗?这不是矛盾了吗?
答: 那是指业务信道,BCH是特例。

问: P92图3.40中描绘的场景,可不可以理解成FACH1上同时在传输随路信令和RRC connection setup?
答:也可以是短信和RRC connection setup。

问: P103页图4.6—MIB占2个BCH传输块4时隙,为什么P105页图4.8-MIB占一个BCH块2时隙?
答: 图4.6是个模型,是规范中的定义,类似于打个比方。图4.8是真实系统的配置。

问: 如果BCH是连续传输,但P105 图4.8 & P106 图4.10里可以看到是有一些无线帧没有承载MIB/SIB,也就是说某些时间是没有BCH块传输的,这不是矛盾了吗?
答: BCH传输块由头和承载内容组成,头肯定是要发的,因为包含SFN,承载的内容可以是空的。至于TF0,实际上就是说要连续占用,但是占用后没有内容也是许可的。在规范中定义为BCH的组合方式1:“No Segment”,可以参阅25.331的8.1.1.1.3。

问: P122,提到根据无线帧指示的编号q,可以对应到无线帧的相应bit,公式为b(NP*q)~b(Np*q+Np-1),Np现网设为18;当NP=18时假设q=0,b(NP*q)~b(Np*q+Np-1)是b0~b17共18bit;但当NP=18时,一个寻呼指示对应的bit数显然应该是288/18=16bit(就如后文所述),这里不是矛盾了吗?
答: 应该是b(NP*q)~b(Np*q+288/Np-1)。

问: 6.2节,其中提到的signalled gainfactor & computed gainfactor, 这两个增益因子都是啥意思来着,什么时候用哪种?
答: signalled gainfactor表示增益由信令得到,computed gainfactor表示增益由计算得到。

问: p169页表6.1。tfc=0代表信令,tfc=1代表分组数据,为啥会分信令和分组数据?
答: RACH上可承载信令或数据,参见3.4.3以及3.4.5节。RACH功率以控制部分为标杆。

问: P169上行专用物理信道功率信息的在RRC connection setup的内容。为啥专用上行物理信道信息会在 ul-CommonTransChInfo里?专用上行物理信道只承载DCH信息,而DCH不属于公共传输信道啊?
答: 这是各个传输信道公共的配置信息,比如语音业务的3个DCH。

问: P178说因为BCH只有TF0所以BCH在P-CCPCH上是连续传输的,这是什么原因?
答: TF0就是1*246,不会中断,不然就会有0*246的TF1了。例如PCH。

问: P182表6.14结合SIB5消息中关于PRACH的信息,有以下一些疑惑。当PRACH传信令(RRC connect request) 随机接入消息控制部分SF=256, 数据部分SF=128;当PRACH传PS数据 SF 32~256可变,但是表6.14为啥说PRACH扩频因子为64?
答: 上行是规定SF的最小值,实际SF可以比这个值大,参见第三章的例子。

问: P184最上面的半个表(表6.16)上行话音DCH, TFC 2,1,1,0和2,1,1,1的区别是啥?难道2,1,1,0表示不传3.4K的随路信令了?
答: 又不是总有随路信令的,没有随路信令就是TFC 2,1,1,0。

问:为啥HSDPA达到峰值(12Mbps)需要采用单独载频。书中P205页所述如题,不太理解,是因为与R99共用载频信道化码不够?
答: 就是这么回事。

问: P254说HSUPA数据卡的上行可用功率,除了用于DPCCH及HS-SCCH,其余将全部用于HSUPA业务. 我不太明白为啥是HS-SCCH,它是下行信道啊?难道是Typo mistake?应该是HS-DPCCH?
答: 的确是个笔误,应该是用于HSDPA的HS-DPCCH。

WCDMA空中接口相关


问: 手机什么时候会做RB/TrCH/PhyCH reconfiguration,这三个过程的目的是什么?
答: 更换服务小区肯定需要RB/TrCH/PhyCH reconfiguration。

问: 系统内小区更新是什么意思?
答: FACH状态下的小区重选,就是典型的系统内小区更新。跳出URA_PCH状态,也会小区更新。

问: 在R6的网络下做HSDPA下载,从trace里我看到了很多1a, 1d measurement report,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以及Active set update(ASU). PhyCH reconfig配1d event很好理解,是用于HSDPA的移动性接续,ASU消息如何理解?
答: 这就是A-DCH,用来传HSDPA的信令;A-DCH可进行软切换,因此会产生ASU。

问: 终端随机接入前导的特征值的编号决定了随机接入消息部分与控制部分的OVSF编号,但是从哪条消息可以看到终端随机接入前导的特征值的编号呢?
答: 这是物理层用的东西,与RRC无关,信令中看不到,就像CQI一样。SIB5中有可用接入前导的特征值的列表。

问: HSDPA的下行功率控制书里讲的很明白,基站下行不采用功率控制,而采用最大功率发射,但R99只提到,基站也可以调整发射功率确保覆盖范围不与其他小区发生干扰。举例来说当用户使用R99做PS下行业务,或者CS业务时时,系统是如何进行下行调度的?
答: HSDPA是剩余可用功率。R99下行功率是由终端来功控的,下行由于Walsh码是正交的,因此理论上各个用户的下行应该互相不干扰,不过考虑到多径效应,还是会产生干扰。这一块是网络规划时考虑的,与协议分析无关。

问: 一方面HSUPA的调度策略是给无线环境好的用户更多的可用资源,即准许其使用更大的发射功率。另一方面书中还提到比例公平算法是比较合适的调度算法,也就是给许可值较低的终端以更高的优先级。这是不是矛盾了呢?
答: 实际不矛盾,当用户有数据想发送但是一直得不到满足时,尽管其许可值比较低,其优先级将逐步提高,所谓的比例公平原则。

问: 无论上下行DPCCH(下行DPCCH/DPDCH时分复用)其中都含有Pilot字段,不太明白Pilot字段的作用是什么?它和公共导频信道CPICH有关系吗?
答: 使用DPCH进行信道估计和测量,不需要从P-CPICH到DPCH转换扩频码,倒是为了实现的方便性。

问: SRNC会通过Active set update告诉终端,新小区主扰码,信道化码,时间偏移等物理信道信息,那终端与新小区通信所需的层2,层3的信息(例如RB setup消息中的SRB,RB到传输信道的映射,传输信道格式等)终端如何获得?难道新增的RL不需要相应RB,SRB就能实现新小区与终端间的通信? SRNC会通过Active set update告诉终端,新小区主扰码,信道化码,时间偏移等物理信道信息,那终端与新小区通信所需的层2,层3的信息(例如RB setup消息中的SRB,RB到传输信道的映射,传输信道格式等)终端如何获得?难道新增的RL不需要相应RB,SRB就能实现新小区与终端间的通信?
答: RL与RRC连接之间是松耦合,RRC连接并没有改变,因此终端只需要增加一个RL。另外,不同的RL上SRB、RB的配置应该是一致的,所以不用重传了。

问: WCDMA不是同步系统,(基站里不用装GPS),所谓的不同步是不是指同一时刻不同的Cell的SFN是不同的?(例如Cell1的SFN=0而Cell2的SFN=6)
答: 同一基站下各个小区的SFN应该相同。另外,同步还牵涉RNC与NodeB,涉及CFN。